黎曉蓮:潛心文學 用文學的力量沁潤學子
黎曉蓮2004年進入我校任教。從教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大學語文》《中外名著鑒賞》《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的講授,她用文學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培養和塑造青年學生。她潛心文學研究,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明代別集所見八股文序跋整理與研究》,出版了《近代小說理論批評流派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透視》《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明代八股文批評研究》《文體學視閾下的科舉制度與八股文研究》等多部專著。因教學、科研成績突出,黎曉蓮多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觸動到學生的心靈時,他們的眼神都會發光”
在黎曉蓮看來,文學素養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鋪墊,她希望能用文學的力量來培養學生高尚的品質,潛移默化地培養和塑造青年學生的品格,充實精神世界,讓學生對生命價值做出積極思索與實踐。
黎曉蓮在課堂上善于引導學生多思考、多發言。一次課上,黎曉蓮講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時讓同學們當"孔子"來點評"四位學生"的志向,并圍繞為什么孔子會支持曾皙“晚春的時候,春天的衣服已經穿定了,五六個成年人帶著六七個孩子,在沂水沐浴之后,在舞雩臺上吹風,唱著歌回家!钡闹鞠蜷_展討論。黎曉蓮還發動同學們積極思考自己的特長與志向,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談人生、談理想、談對文學的熱愛,課堂氛圍活躍!坝|動到學生的心靈時,他們的眼神都會發光。我想做的就是盡我所能點亮學生內心和精神的光亮!崩钑陨徴f。
黎曉蓮的課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很多學生在網上交流和課后作業中談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習心得。黎曉蓮對每份作業都認真批改,對每個提問都詳加解答、諄諄善誘。黎曉蓮通過解讀經典作品來引導學生思考和審美,同時引導學生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承擔起時代的使命,讓自己發光發熱,照亮時代前進的道路。
“黎老師非常有才氣,人也特別溫柔隨和,學術功底扎實,上她的課是一種享受!2019級新聞學阮可祎同學十分喜愛文學,她常常主動與黎曉蓮分享閱讀時的心得體會,還將自己寫的文章給黎曉蓮指導。在參加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時,黎曉蓮對阮可祎的微小說作品《在太陽看不到的地方》悉心指導,對文章的結構、細節用詞進行了修改,最后這部作品一舉奪得全國二等獎。
“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
黎曉蓮的研究方向是八股文,一有時間,她就會將精力投入到科研中。黎曉蓮介紹,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八股文是明代最有代表性、最具有時代特征、最能反映當時士人舉子和廣大民眾的價值取向的文體,它深植于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土壤之中。她說:“將八股文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受到博士導師武漢大學陳文新教授的指引!
“王國維曾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回顧自己的科研之路,亦是如此!崩钑陨徴f。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讀博期間,黎曉蓮參與了陳文新教授的國社科項目《八股文批評史》的研究,在陳文新教授的諄諄教導下,黎曉蓮領略到了“八股文”的天地,她深信朝著“八股文”扎根下去定能有所為。她積極參加專業學術會議,向各界前輩虛心求教,逐漸形成了穩定而明確的研究方向,同時增長了眼界、開拓了思路。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八股文的研究目前還處于“墾荒”階段,資料收集難、價值判斷難、涉及面廣,多重困難導致研究進展緩慢。黎曉蓮說:“資料的收集閱讀、點校整理工作之艱難超乎想象,在教學和家庭瑣事之余,我幾乎將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上面。有時候遇到難以辨認的字或者無法理解的段落,花的時間精力就更多!笔畮啄陙淼钠D辛磋磨,反而使黎曉蓮意志更加堅定、目標更加明確。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多年的辛勤耕耘,黎曉蓮迎來了成果的豐收。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明代別集所見八股文序跋整理與研究》、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明代中后期八股文批評研究》《明代八股文批評流派研究》《八股文語境下的明清文學批評互滲現象研究》,出版了專著《近代小說理論批評流派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透視》《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文體學視閾下的科舉制度與八股文研究》等,在各類學術期刊及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在專業學術會議作主題發言時,她的研究深度及廣度獲得了與會專家的肯定。
在黎曉蓮看來,科研的道路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充實自己,不啻微芒、造炬成陽,以更加飽滿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才能在教學和科研中取得更大的突破。(文字 胡靜)
技術支持:荊楚網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文化大道301號 郵政編碼:430212
武漢東湖學院:Wuhan Donghu University 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16581-1號
鄂公網安備:42011502000398號